华院官网
¦
华院国际
¦
华院高中
¦
华院美术
¦
华院职教
¦
Deutsch
首页
Home
走进华商
Nav
新闻资讯
Nav
课程设置
Nav
校园生活
Nav
招生指南
Nav
联系我们
Nav
学校简介
校园环境
办学理念
华商视频
信息动态
公告信息
党建信息
学生管理
教学设置
学生活动
社团活动
艺术高中
国际高中
在线报名
招生计划
录取查询
家长问答
在线报名
校长信箱
栏目导航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走进华商
在线报名
校园环境
校长信箱
学生活动
社团活动
招生指南
新高考“3+1+2”的新问题!选科自乱阵脚,学霸也会成炮灰,12种组合究竟该怎样选?
发表时间:2021-11-08 16:15
作者:华商科院张老师
我们都知道,新高考推行之后,第三批实行新高考改革的省市采用的是
“3+1+2”
的选科模式。
据统计,该模式下共有
12种
选科组合方式,那么学生们应如何选科?怎样选择才对自己最有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
什么是“3+1+2”模式?
较之2020年的高考,2021高考又有一些新省份将实行新高考。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
共8省市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也就是2021届考生)开始实施。
“3”是语文、数学、外语,由全国统考;
“1+2”为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其中“1”为物理、历史科目2选1,
“2”是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科。
为增加考生和院校双向选择机会,考生志愿将采取“专业(类)+学校”的组合方式。
2
影响等级赋分原则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依然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
A、B、C、D、E共5个等级,
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
15%、35%、35%、13%和2%。
各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依照转换公式,分别转换到
100~86、85~71、70~56、55~41、40~30
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赋分成绩。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科目选择考的人数。
具体等级比例和赋分区间为:
3
学生选科时存在的盲目行为
跟风式胡乱选择
这种情况是最多的,为什么很多学生扎堆选择理化生,尤其是物理,一方面选物理确实重要,因为这样大学专业几乎没有限制,
但是如果物理成绩很不好呢?也还得选吗?
实际情况就是有些物理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跟风选了,好像不学物理让人感觉不够聪明,属于智商低行列似的。强求的后果就是任人宰割。
靠感觉感性选择
也有不少学生完全跟着感觉走,自己感觉哪门学科学的还可以,成绩还不错就选了,其实人家这一门成绩好的更多,大部分都比你强。
也有的同学自己比较自己的各科情况,认为其中某几科成绩相对其它科较好,于是就选了,而不是和别人比较。
靠兴趣爱好选择
有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个学科,或者喜欢某个老师,最终选了这门学科,上课喜欢听这个老师的课,但是就是考不了高分。
喜欢老师和你最终能考多少分是两码事,不能感情用事,老师不能最后帮你考大学。
4
“3+1+2”模式下12种选科组合
组合:物化政
可选专业:超过96%
组合优势/劣势:
专业选择面广,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
分析及建议:
物理+化学+政治,这种组合的优势在于:第一,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超过96%;第二,为未来发展有帮助,政治科目的加入,有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
这个组合中三门学科所学的学习能力各有侧重,物理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化学尽管是偏理科科目,因为知识体系的因素,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而政治又需要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科素养。
三门学科之间关联性小,学习跨度大,所以,学习该组合需要文理科素养兼备。不具备这种特点的考生,一点要慎选。
组合:物化地
可选专业:超过96%
组合优势/劣势:
记忆背诵内容较少,学科之间关联密
分析及建议:
这个组合是一个比较偏理科的组合;它的优势有两个:
一是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均超过了96%;
二是学习时记忆背诵的内容较少,理解的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密。
地理虽说是传统文科,但是相对其他两门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与擅长文科思维的学生相比,那些能够选择物理和化学科目、擅长理科思维的学生学地理更具有优势。
同时,这个组合也存在着挑战:学习难度大,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
组合:物化生
可选专业:超过96%
组合优势/劣势:
学习难度大,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
分析及建议:
物化生这个组合可以说是纯理科组合了,一般理科很强的学生,都会直接选择这个组合,这样的选择可能会违背了新课改全面发展的理念,但是新高考选科还是要以学生的个人意愿为先,按照兴趣爱好为准。
一般选择物化生的学生,要么是理科特别好的,要么是文科特别差的。大家都知道新高考采用的是赋分制,如果物化生成绩一般的学生选择这三科,遇到理科学霸,是很不占优势的,因为竞争太激烈了。
组合:物生政
可选专业:92%左右
组合优势/劣势:
适合有理科情结但不喜欢化学的学生。
分析及建议:
这种组合虽然也有一些专业不能报考,但是竞争压力也会小一些,反而会赢得很多优势。
比如,学了物理这科,很多名牌大学都可以报考,因为一些好大学都对物理这科有限制,不学物理就会失去很多考名校的机会。而选考政治这科,很多文科性质的专业又都可以去学了,大大放宽了限制,而且生物这科又不怎么难,所以高考还是很占优势的。
组合:物生地
可选专业:92%左右
组合优势/劣势:
生物学科需要擅长归纳和记忆。
分析及建议:
高中选考科目中最难的科目是哪一科?说是物理,可能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反驳;高中选考科目第二难的是哪门学科?如果说是化学,可能就会受到很大的争议,这个真的因人而异。但是,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化学还是比生物和地理难学难考的。
从总体难度上来说,生物和地理是属于偏“中性”的学科,既需要文科生的记忆,又需要理科生理解,正因为如此,二者学习的深度和考试的难度都不是很大,学生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得分的。
组合:物地政
可选专业:92%左右
组合优势/劣势:
喜欢物理但特别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
分析及建议:
物理+地理+政治这个组合的特点明显:喜欢物理但特别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可报专业比例在92%左右。
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理科思维和文科思维中不断切换;
另一方面,从已经试点高考改革的省份看,选择这个组合的考生人数较少,不利于了解自身真实水平;
第三,由于学校师资和场地的限制,大部分学校很难单独为人数少的组合设计走班课程时间表。
所以,这个组合最具挑战性。
组合:史化政
可选专业:65%左右
组合优势/劣势:
文科思维有优势,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不太强。
分析及建议:
选这个组合的学生有明显特点: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因为有了一门理科的加入,拓宽了专业选择面。
"历史+政治+化学”可报专业比例为65%,而在学习化学时,都需要强调对多而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和归纳,所以,这两个组合适合文科思维有优势,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
组合:史化地
可选专业:65%左右
组合优势/劣势:
擅长以记忆为主、文字表达好。
分析及建议:
“历史+地理+化学”个组合适合物理不擅长、政治不喜欢,或擅长以记忆为主,动手能力强,文字表达好的学生,学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维跨度大,竞争非常激烈,地理要和学物理的过招,化学、生物要和学物理的比拼,选择该组合的人要慎重。
组合:史生政
可选专业:58%左右
组合优势/劣势:
有文科偏好,对地理不感兴趣。
分析及建议:
选择这个组合的学生有明显特点: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因为有了一门理科的加入,拓宽了专业选择面。
而在学习化学和生物时,都需要强调对多而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和归纳,所以,这两个组合适合文科思维有优势,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
组合:史生化
可选专业:65%左右
组合优势/劣势:
适合物理不理想,化学、生物有优势。
分析及建议:
该组合更适合对物理不感兴趣或物理成绩不理想,化学、生物成绩相对有优势的学生。如果将来想要学习生物科学、食品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植物生产类、生命科学、医学类相关专业的,也适合选择该组合。
组合:史生地
可选专业:58%左右
组合优势/劣势:
学科跨度小,思维跨度大。
分析及建议:
“历史+地理+生物”这个组合适合物理不擅长、政治不喜欢,或擅长以记忆为主,动手能力强,文字表达好的学生,学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维跨度大,竞争非常激烈,地理要和学物理的过招,化学、生物要和学物理的比拼,选择该组合的人要慎重。
组合:史地政
可选专业:58%左右
组合优势/劣势:
学习难度低,选科人数多,竞争异常激烈。
分析及建议:
历史+地理+政治,该组合是最传统的文科组合,从学习难度来看,这个组合相对更轻松。从已经试点高考改革的省份看,也是选课人数最多的组合之一,因此,意味着竞争异常激烈。
这种组合更适合想选艺术专业、传媒专业的考生;或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历史学类、管理学类、艺术学类、气象、地图测绘、城市规划、水利水电、酒店管理、旅游、地质勘探、资源管理、文物保护技术等门类和专业的学生。
5
完美选科策略
关于选科攻略在此,给大家总结了四点:
1、认识自己的学科偏离;
2、认识自己的学科能力;
3、考虑专业覆盖率;
4、注意学科之间的关联及学科力量。
首先来说第一点,简单说来就是:
我是“偏理生”,还是“偏文生”。
理解自己偏理还是偏文,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在不同科目的学习中会起到不一样的作用。
如果你是“偏理生”,你可能更喜欢有逻辑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活中的你也能用理性去处理很多棘手的问题。将来的你,想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工程类、医药类等专业领域。
如果你是“偏文生”,你可能更喜欢充满感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活中的你对于“人”的思考和观察很多,同时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另外,好像记忆力也挺强的。将来的你,想从事管理类、法学类、文学类、历史研究类等专业领域。
第二点其实简单点说就是:
孩子最擅长最喜欢的科目;如果孩子找不出自己最喜欢的科目, 至少可以观察孩子最不喜欢的短板科目是什么, 这样可以相应的用排除法来进行筛选。
像2018级高一学生,学校就针对选科组织了大联考,学校会根据成绩信息,按照新高考的模式进行赋分计算。
第三点就不在此说明了,说说最后一点:
注意学科之间的关联及学科力量。
定下首选科目之后,余下的四科,如果前面三点都考虑好了,还做不了决定。那就考虑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也将有所影响。另外就是在读学校的师资水平、课外培训机构的师资等。
写在最后
最后,想跟大家说:选科是由学生在高中一年级学习结束后即可选择,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
虽说高考报名前都可以更换所选科目,高考报名结束后不可以更改。但在实际操作时,不建议临时换科目!
分享到:
联系我们:
021-60530495
联系QQ:1432961527
手机号码:150 0060 2738(朱老师)
联系邮箱:gyl@eetcedu.com
主页
课程
设置
教师风采
关于我们
教育资讯
联系我们
青浦校区: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青浦校区)
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宝山校区)